國家網信辦發布《數字中國發展報告(2022年)》
為貫徹落實黨中(zhong)(zhong)央、國(guo)(guo)(guo)(guo)務(wu)院關(guan)于建(jian)(jian)設(she)數(shu)(shu)字(zi)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(guo)的重要部署,深入(ru)實施《數(shu)(shu)字(zi)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(guo)建(jian)(jian)設(she)整體布局規劃》,國(guo)(guo)(guo)(guo)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(guan)方(fang)面系統總(zong)結2022年各(ge)地(di)(di)區、各(ge)部門推進數(shu)(shu)字(zi)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(guo)建(jian)(jian)設(she)取得的主(zhu)要成效,開展(zhan)數(shu)(shu)字(zi)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(guo)發展(zhan)地(di)(di)區評(ping)價,展(zhan)望2023年數(shu)(shu)字(zi)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(guo)發展(zhan)工作,編制形成《數(shu)(shu)字(zi)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(guo)發展(zhan)報告(gao)(2022年)》(以下簡(jian)稱《報告(gao)》)。
《報告》顯示,2022年(nian)數字(zi)中國建設(she)取得顯著(zhu)成效。數字(zi)基(ji)礎設(she)施規模能(neng)級(ji)大(da)幅提升。截至2022年(nian)底,累計建成開通5G基(ji)站231.2萬個,5G用戶(hu)(hu)達(da)5.61億戶(hu)(hu),全(quan)球(qiu)占比均超(chao)過60%。全(quan)國110個城市(shi)達(da)到(dao)千兆城市(shi)建設(she)標準,千兆光(guang)網(wang)具備覆蓋超(chao)過5億戶(hu)(hu)家庭能(neng)力(li)。移動物(wu)聯網(wang)終端用戶(hu)(hu)數達(da)到(dao)18.45億戶(hu)(hu),成為全(quan)球(qiu)主(zhu)要(yao)經濟體中首個實現“物(wu)超(chao)人”的(de)國家。
《報告》還提(ti)到,數(shu)字經(jing)濟(ji)成為(wei)穩增(zeng)長(chang)促轉型的(de)重(zhong)要引(yin)擎。2022年我(wo)國(guo)數(shu)字經(jing)濟(ji)規模(mo)達50.2萬億元(yuan)(yuan),總(zong)量穩居世(shi)界第二,同(tong)比(bi)(bi)名義增(zeng)長(chang)10.3%,占(zhan)國(guo)內生產總(zong)值比(bi)(bi)重(zhong)提(ti)升至(zhi)41.5%。數(shu)字產業(ye)規模(mo)穩步增(zeng)長(chang),電子信息(xi)制造業(ye)實(shi)現營業(ye)收入15.4萬億元(yuan)(yuan),同(tong)比(bi)(bi)增(zeng)長(chang)5.5%;軟(ruan)件業(ye)務收入達10.81萬億元(yuan)(yuan),同(tong)比(bi)(bi)增(zeng)長(chang)11.2%;工業(ye)互聯網核心產業(ye)規模(mo)超1.2萬億元(yuan)(yuan),同(tong)比(bi)(bi)增(zeng)長(chang)15.5%。
展望(wang)2023年,《報告(gao)》明(ming)確四個(ge)方面加快建設數字中(zhong)國(guo)。
一是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。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,持續拓展網絡基礎設施覆蓋廣度深度,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優化布局,加快提升應用基礎設施水平。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,健全國家數據管理體制機制,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,推動公共數據匯聚利用,釋放商業數據價值潛能。
二是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。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,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,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和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。支持數字企業發展壯大,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發展。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,加快制度規則創新,完善與數字政務建設相適應的規章制度。強化數字化能力建設,促進信息系統網絡互聯互通、數據按需共享、業務高效協同。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,推進線上線下融合。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,深入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。加強優質網絡文化產品供給,強化網絡版權保護。提升數字文化服務能力,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、文化業態、文化消費模式。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。促進數字公共服務普惠化,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,規范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發展。推進數字社會治理精準化,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。普及數字生活智能化,深入實施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,推進全民暢享數字生活。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。推動生態環境智慧治理,推進智慧國土、智慧水利體系建設,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,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三是強化數字中國關鍵能力。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,加快推進數字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,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,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。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,切實維護網絡安全,增強數據安全保障能力,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水平。
四是優化數字化發展環境。建設公平規范的數字治理生態。完善數字領域法律法規體系,加強立法統籌協調,構建技術標準體系,引領帶動數字技術產業創新。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,構建科學、高效、有序的管網治網格局,創新推進網絡文明建設。構建開放共贏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格局。推動建立多層面協同、多平臺支撐、多主體參與的數字領域國際交流合作體系,高質量共建“數字絲綢之路”。拓展數字領域國際合作空間,共同培育全球數字化發展新動能。
(來源:綜合(he)自(zi)中(zhong)國(guo)網信網、中(zhong)國(guo)新聞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