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安全部:攜手共筑網絡安全防線
當前,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.23億人,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9.7%,互聯網在深刻改變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交往方式的同時,也在成為影響國家安全新的最大變量,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。
9月15日至21日是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。此次宣傳周圍繞“網絡安全為人民,網絡安全靠人民——以高水平安全守護高質量發展”主題,先后舉辦開幕式、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、網絡安全博覽會暨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國際推介會以及12場相關分論壇,集中發布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》2.0版等一系列網絡安全領域重要成果。
網絡安全建設不斷推進
網絡安全是網絡強國戰略的核心內容,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是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“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”的戰略高度,把網絡安全作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點領域來謀劃和加強,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,思想深邃、內涵豐富,為做好新時代維護國家網絡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。
近年來,我國全面加強網絡安全總體布局,持續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,持續夯實網絡安全工作基礎,持續深化網絡安全領域國際交流合作,網絡空間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擴大,國家網絡安全屏障更加牢固,網絡安全技術和產業蓬勃發展,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斷提升,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提供了堅實保障。
中國既是全球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受益者,也始終是國際網絡空間和平的建設者、發展的貢獻者、秩序的維護者,同國際社會一道,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,堅持網絡主權理念,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,推動網絡空間實現平等尊重、創新發展、開放共享、安全有序的目標,有力履行大國責任,充分展現大國擔當。
網絡安全面臨風險挑戰
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,我國正處于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,以人工智能為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,國際力量格局、發展格局、安全格局、治理格局、科技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變化。
當前,個別國家利用先發優勢大搞網絡霸權,以出口管制、技術封鎖等措施打壓我網絡科技產業,遏阻我網絡空間國際合作;境外反華敵對勢力把網絡空間當作對我滲透、破壞、顛覆的主渠道,以“AI水軍”、深度偽造等手段炮制政治謠言和有害信息,妄圖在我國實施“數字顏色革命”;個別國家“賊喊捉賊”,炮制“中國網絡威脅論”抹黑我國際形象,動用其龐大的網絡武器庫,對我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大肆開展入侵控制、數據竊取、篡改破壞等網絡攻擊活動;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慣于通過網絡渠道實施勾連竊密,近年來更變本加厲,公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間諜招募視頻,加強對華情報力量布建。
越來越多事實表明,隨著網絡空間不確定性因素增多,傳統網絡安全威脅與新型網絡安全威脅相互交織,國內網絡安全與國際網絡安全高度關聯,網上安全與網下安全密切互動,能不能守住網絡陣地,關乎黨的事業、國家前途、人民命運。必須站在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高度,強化網絡安全意識,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,筑牢網絡安全屏障,堅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。
攜手共筑網絡安全防線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網絡安全為人民,網絡安全靠人民,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。面對嚴峻復雜的網絡安全形勢,需要政府、企業、社會組織、廣大網民共同參與,共筑網絡安全防線。
近年來,國家安全機關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指導,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,堅決履行職責使命,依法偵辦、破獲了一批網絡安全領域重大案件,依法打擊了各類網絡間諜行為,與有關部門一道推進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,有力防范化解了各類網絡安全風險和威脅。國家安全部開通官方新媒體平臺,抓住4·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、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等重要節點,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,開展網絡安全法律解讀、案例剖析、風險提醒等工作,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,構建起維護國家安全的網上網下同心圓。
新征程上,國家安全機關將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與廣大人民群眾一道,依法防范、制止和懲治網絡攻擊、網絡入侵、網絡竊密等違法犯罪行為,堅決維護我國網絡空間主權、安全、發展利益。
(來源:國家安全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