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碼技術相關基礎概念匯總(入門必備)
以(yi)下從密碼(ma)技(ji)術(shu)基礎、核心(xin)組件(jian)(算法、協議)、產品(pin)服務、標(biao)準規范及擴(kuo)展術(shu)語等維度,系統梳理(li)密碼(ma)領域核心(xin)術(shu)語,兼顧初學者入門(men)與從業者深化理(li)解需求(qiu):
一、密(mi)碼(ma)技術基礎術語
密碼技術(shu)(shu)是(shi)保障信息(xi)安全的核(he)心技術(shu)(shu),涵(han)蓋信息(xi)加密、認(ren)證、完整性(xing)校(xiao)驗等能力,核(he)心基礎術(shu)(shu)語包括:
-
密碼學(xue)(Cryptography):研究(jiu)信(xin)息加密(mi)(mi)、解密(mi)(mi)、認證等技術的學科,分為古(gu)典密(mi)(mi)碼(ma)學(如(ru)凱撒密(mi)(mi)碼(ma))和現代密(mi)(mi)碼(ma)學(基(ji)于數學理(li)論)。
-
明文(Plaintext):未(wei)加(jia)密的原始信(xin)息(如:文本、數據)。
-
密文(Ciphertext):明(ming)文經加密算法處理后(hou)的數據,需(xu)解(jie)密才能恢(hui)復(fu)為明(ming)文。
-
加密(mi)(Encryption):用加密(mi)算法和密(mi)鑰將明文轉換為密(mi)文的過(guo)程。
-
解密(Decryption):用解密(mi)算法和密(mi)鑰將密(mi)文恢復為明(ming)文的過(guo)程。
-
密鑰(Key):控制加密(mi)/解密(mi)過程的參數(如:一串數字或字符),是密(mi)碼系統的核心,其安全性(xing)直接決定整體安全性(xing)。
-
密鑰空間(Key Space):所(suo)有(you)可能密(mi)鑰的(de)集合,密(mi)鑰空間(jian)越大,暴力破解難(nan)度越高(如128位密(mi)鑰的(de)空間(jian)為212?)。
-
密碼體制(Cryptosystem):由明文、密文、密鑰、加密算法(fa)、解(jie)密算法(fa)組成的完整加密系統(如(ru):AES/SM4體(ti)制(zhi)、RSA/SM2體(ti)制(zhi))。
-
對(dui)稱密碼(Symmetric Cryptography):加密與解密使(shi)用相同密鑰的技術(shu)(如:AES、SM4),特點是(shi)效率(lv)高,適合大數據加密。
-
非對(dui)稱密碼(Asymmetric Cryptography):加密(mi)與解密(mi)使用(yong)不同(tong)密(mi)鑰(yao)(公鑰(yao)+私(si)鑰(yao))的技(ji)術(如:RSA、SM2),公鑰(yao)可公開,私(si)鑰(yao)需(xu)保密(mi),適合密(mi)鑰(yao)交換、簽名等場(chang)景。
-
哈希函數(shu)(Hash Function):將任意長度輸入(ru)轉換為固定長度輸出(chu)(哈希(xi)(xi)值)的(de)函(han)數(shu)(如:SHA-256、SM3),具有不可逆性(xing)(從哈希(xi)(xi)值難推(tui)原(yuan)始輸入(ru))和(he)抗碰撞性(xing)(難找到(dao)兩個不同(tong)輸入(ru)產生相(xiang)同(tong)哈希(xi)(xi)值),用于數(shu)據完整(zheng)性(xing)校(xiao)驗。
-
密碼分析(Cryptanalysis):研究(jiu)如何破解密碼系統的技術(如:暴力破解、差(cha)分(fen)分(fen)析(xi)),是密碼學的反向研究(jiu)。
-
側信道攻擊(ji)(Side-Channel Attack):通過分析密(mi)碼設備運行時的物理信息(如:功耗、時間、電磁輻(fu)射)破(po)解密(mi)鑰的攻擊方式(非直(zhi)接攻擊算法(fa)本身)。
二、密碼算法
密碼(ma)算(suan)法是密碼(ma)技(ji)術(shu)的核心(xin)數(shu)學模型,按(an)功能可分(fen)為加(jia)密算(suan)法、簽名(ming)算(suan)法、哈希算(suan)法等(deng),常見算(suan)法如下:
2.1 對稱加密算法
-
DES(Data Encryption Standard):經典對稱(cheng)算法,64位(wei)密鑰(yao)(實(shi)際有效(xiao)56位(wei)),因(yin)密鑰(yao)長度短(duan)已(yi)不安全,被AES替代。
-
3DES(Triple DES):DES的改(gai)進,通過三(san)次DES加密增(zeng)強安全性(xing),但效率低(di),逐漸被(bei)淘汰。
-
AES(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):當前(qian)國際主(zhu)流對(dui)稱算法,支持(chi)128/192/256位密鑰,效(xiao)率高、安全性(xing)強,用(yong)于大數據加(jia)密(如:文件、磁盤加(jia)密)。
-
SM4:國產對稱加密算法(fa)(國密算法(fa)),128位密鑰,用于無線(xian)局域(yu)網、數據加密等場景,與AES安全性相當。
2.2 非對稱加密/密鑰交換算法
-
RSA:基于大整數分解難題的非對稱算法,支持加密和簽名,密鑰長度通常為2048位及以上(shang),廣泛用于證書、密鑰交換。
-
ECC(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):基于橢圓(yuan)曲線離散對(dui)數難(nan)題的非(fei)對(dui)稱算法,相同(tong)安(an)全性下(xia)密鑰(yao)長度(du)比RSA短(如:256位ECC≈2048位RSA),適(shi)合(he)資源受限場景(jing)(如移動(dong)設(she)備)。
-
DH(Diffie-Hellman):密鑰(yao)交換算法(fa),允許雙方在公(gong)開信道協商共(gong)享密鑰(yao)(不(bu)(bu)直接(jie)傳輸密鑰(yao)),但不(bu)(bu)提供(gong)身份認證。
-
ECDH(Elliptic Curve Diffie-Hellman):基于(yu)ECC的DH算法,效率更高,常用于(yu) TLS 密鑰協商(shang)。
-
SM2:國產非對稱算法(fa)(基于(yu)橢圓曲線),支持(chi)加密、簽名和(he)密鑰交換,是(shi)國內政務、金融等領域的主流算法(fa)。
2.3 哈希算法
-
MD5:早期哈(ha)希算法,輸(shu)出128位哈(ha)希值(zhi),因(yin)存在碰(peng)撞(zhuang)漏(lou)洞(可找到(dao)不同輸(shu)入產生(sheng)相(xiang)同哈(ha)希值(zhi)),已不用(yong)于安(an)全場景(jing)(僅用(yong)于校驗非敏感(gan)數(shu)據)。
-
SHA系列(Secure Hash Algorithm):
1)SHA-1:160位(wei)輸出,存在碰撞(zhuang)漏洞,逐步被淘汰;
2)SHA-2:包括SHA-256(256位輸出(chu))、SHA-384、SHA-512等,安全性高,是(shi)當前國際(ji)主流;
3)SHA-3:基于(yu)海綿結構的哈(ha)希算(suan)法,作(zuo)為SHA-2的替(ti)代(dai)方案(an),增強抗量子攻擊潛力。
-
SM3:國(guo)產哈希算法,256位輸(shu)出,用(yong)于數字簽名、數據完整(zheng)性校驗,與SHA-256安全性相當。
2.4 數字簽名算法
數字(zi)簽名是基于非對(dui)稱密碼的(de)認(ren)證(zheng)技術(驗證(zheng)數據完整性(xing)和發送者身份),核心算法包括:
-
RSA簽名:用私鑰簽名、公鑰驗證,基于(yu)RSA算法(fa)。
-
ECDSA(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):基于ECC的簽名(ming)算(suan)法,效率(lv)高于RSA簽名(ming)。
-
SM2簽(qian)名:國產簽名算法(fa)(基于SM2非(fei)對稱(cheng)算法(fa)),國內法(fa)定簽名標準。
-
DSA(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):NIST提出的簽名算法,基于離散對數難題,應用較少(shao)。
2.5 專用/新型算法
-
國密(mi)算法(GM Algorithms):我國自(zi)主研發的(de)密(mi)碼算法體系,包括SM1(對稱,硬件實現(xian))、SM2(非對稱)、SM3(哈希(xi))、SM4(對稱)、SM7(對稱,用于RFID)、SM9(標識密(mi)碼,無需證書)等,是國內(nei)密(mi)碼應用的(de)強制/推(tui)薦算法。
-
抗量子密碼(Post-Quantum Cryptography, PQC):能(neng)抵抗量子計(ji)算機攻擊(ji)的算法(量子計(ji)算機可(ke)破解(jie)RSA、ECC等傳統(tong)算法),如(ru):NIST推薦的CRYSTALS-Kyber(密(mi)鑰(yao)封裝)、CRYSTALS-Dilithium(簽(qian)名)等。
三、密碼協議
密碼協議是基于(yu)密碼算法的規則集合,用于(yu)多(duo)方安全(quan)交互(如:通信、認證、交易),核心協議包括:
-
TLS/SSL(Transport Layer Security/Secure Sockets Layer):傳輸(shu)層安(an)全協議,用于(yu)網絡通信加密(如:HTTPS),通過握手(shou)階(jie)段協商算法和密鑰,保(bao)障數(shu)據(ju)機密性和完整性。
-
IPsec(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):網絡(luo)層安(an)全(quan)協議(yi),用(yong)于VPN(虛擬專用(yong)網)加密(mi),通過AH(認證(zheng)頭(tou))和(he)ESP(封裝安(an)全(quan)載荷)保(bao)障IP數據(ju)包安(an)全(quan)。
-
SSH(Secure Shell):遠程登錄安全(quan)協議,替代(dai)Telnet,通過非對稱加密認證用(yong)戶,加密傳輸命令和數(shu)據。
-
Diffie-Hellman密鑰協(xie)商(shang)協(xie)議:雙方在公開信道(dao)協商共享密鑰(yao)的協議(如:TLS握手階段的ECDH密鑰(yao)交換)。
四、密碼產品
密(mi)碼產(chan)品是密(mi)碼技(ji)術的(de)實體(ti)化載體(ti),分為硬(ying)件、軟件及集成產(chan)品:
4.1 硬件產品
-
加密芯片(pian)(Encryption Chip):集成加密算法的芯(xin)片。
-
USBKey(U盾(dun)):內置加密芯片的USB設備,存儲用戶(hu)私鑰和證(zheng)書,用于身份認證(zheng)。
-
HSM(Hardware Security Module):硬件安全模塊,高安全性的專(zhuan)用設備(bei),用于(yu)密鑰生成、存(cun)儲和加密運算。
-
安(an)全芯片(Secure Chip):具備密鑰(yao)管理、加密運算和防(fang)篡改能力的(de)芯片(pian)(如(ru)手機(ji)的(de)SE安全芯片(pian)),用于保護敏(min)感數(shu)據。
-
加密(mi)卡(Encryption Card):插在服務器/計(ji)算機中的(de)PCIe卡,提(ti)供(gong)高性能加密運算。
4.2 軟件產品
-
數字證(zheng)書管理系統(Certificate Management System):CA機構(gou)用于(yu)證(zheng)書申請、頒發、吊(diao)銷的管理軟件。
-
密鑰(yao)管理系統(Key Management System, KMS):集中管理密(mi)鑰全生命周(zhou)期(生成、存儲(chu)、輪換(huan)、銷毀)的系統。
五、密碼服務
密碼服務(wu)是基于密碼技(ji)術(shu)提供的專業化服務(wu),分為基礎服務(wu)和場景化服務(wu):
-
密(mi)鑰管理(li)服務(KMS):第三方提供的密鑰托(tuo)管(guan)和生(sheng)命周期(qi)管(guan)理(li)服(fu)務(如(ru)阿里云KMS、華(hua)為(wei)云KMS),降(jiang)低企業密鑰管(guan)理(li)成本(ben)。
-
證(zheng)(zheng)書認(ren)證(zheng)(zheng)服務(CA服務):CA機構(gou)提供的(de)數字證書申請(qing)、頒發(fa)服務(如Let's Encrypt的(de)免費SSL證書服務)。
-
時間戳服務(TSA, Time Stamping Authority):為數據(ju)或(huo)文(wen)件加蓋權威(wei)時間戳(chuo),證明其生成/修改時間(用于電子合同(tong)、知識產(chan)權保護)。
-
電子認證服務:基于PKI的(de)身份認(ren)證、電子簽名服務(wu)(如(ru)第三(san)方電子合同平臺的(de)簽章(zhang)服務(wu))。
-
數據加密服(fu)務(wu):為企業(ye)提供數據(ju)傳輸、存(cun)儲加(jia)密的服(fu)務(如API加(jia)密服(fu)務、數據(ju)庫加(jia)密即服(fu)務)。
-
云密碼服(fu)務(wu):支(zhi)持云環境下的(de)(de)加(jia)密(mi)(mi)、解(jie)密(mi)(mi)、簽名、密(mi)(mi)鑰(yao)管(guan)理等操作(zuo),各(ge)大密(mi)(mi)碼廠商提供的(de)(de)密(mi)(mi)碼服(fu)務平臺(tai),如:格爾軟件、吉大正元(yuan)、三未信安等。
-
密碼測評服務:依據(ju)標準對密碼產品/系統進行(xing)安(an)全性測(ce)評的服務(如(ru)符合GB/T 39786標準的密碼模(mo)塊(kuai)測(ce)評)。
以上術語覆蓋密碼(ma)領域核心環節(jie),初(chu)學者(zhe)可從(cong)“技術基礎(chu)→算(suan)法/協議→產品服務→標(biao)準(zhun)規(gui)范”逐步遞進理(li)解,從(cong)業者(zhe)可重(zhong)點關注國密算(suan)法、行業標(biao)準(zhun)及新興技術(如(ru):抗量子密碼(ma)、隱私計(ji)算(suan))的結合應(ying)用。
(來源:商密之巔公眾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