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電子數據取證暫行規定
市(shi)(shi)場(chang)監(jian)管總局關于印發《市(shi)(shi)場(chang)監(jian)督管理(li)
行政執法電子數據取證暫行規定》的通知
各省、自(zi)治區、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(jian)設(she)兵(bing)團(tuan)市場監管(guan)局(廳、委),總局各司局、各直屬單(dan)位(wei):
《市場監督(du)管理行政執(zhi)法(fa)電子數據取證(zheng)暫(zan)行規定》已(yi)經2024年4月(yue)1日市場監管總局第10次局務會議通(tong)過,現印發給你(ni)們,請認真貫徹執(zhi)行。
市場監管總局
2024年4月(yue)7日
(此件(jian)公開(kai)發布)
市場監督(du)管理行政執(zhi)法電子(zi)數據取證暫行規定
第一章 總則
第一條 為(wei)了(le)規(gui)范市場(chang)監督管理行政(zheng)(zheng)執(zhi)法(fa)電子(zi)數(shu)據取(qu)證工(gong)作,提升執(zhi)法(fa)人員電子(zi)數(shu)據取(qu)證能(neng)力,提高行政(zheng)(zheng)執(zhi)法(fa)效能(neng),根(gen)據《中(zhong)華人民(min)共和(he)國(guo)行政(zheng)(zheng)處(chu)罰(fa)法(fa)》《中(zhong)華人民(min)共和(he)國(guo)行政(zheng)(zheng)強制法(fa)》《市場(chang)監督管理行政(zheng)(zheng)處(chu)罰(fa)程(cheng)序規(gui)定(ding)》等有關(guan)規(gui)定(ding),制定(ding)本規(gui)定(ding)。
第二條 市(shi)場監督管理部門及其(qi)執法(fa)人(ren)員(yuan)在行政執法(fa)過程(cheng)中(zhong)圍繞(rao)電子數據的收集提取、查封扣押、檢查分析(xi)、證據存儲等活動(dong),適用(yong)本(ben)規定。
第三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(bu)門及(ji)其執法(fa)(fa)人(ren)員應當遵(zun)守法(fa)(fa)定程序,遵(zun)循(xun)有關技(ji)術標準,全(quan)面、客觀、及(ji)時(shi)收集、提取(qu)涉(she)案電子數據,確(que)保電子數據的真(zhen)實、合法(fa)(fa)。
電子數(shu)據作為(wei)證據使用時,應當符合證據的合法性、真(zhen)實(shi)性、關聯(lian)性要求。
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(fa)向有關(guan)單位(wei)或個(ge)人(ren)收集提取(qu)電子(zi)數(shu)據,有關(guan)單位(wei)或個(ge)人(ren)應(ying)當如(ru)實提供。
執法(fa)人員對履(lv)行職(zhi)責過程中知悉的國(guo)家秘(mi)密、商業秘(mi)密、個人隱私應當依法(fa)保密。
第五條 市場監督管理(li)部門接(jie)收(shou)或依法調(diao)取(qu)的(de)(de)其(qi)他國(guo)家機(ji)關收(shou)集、提取(qu)的(de)(de)與案件(jian)相關的(de)(de)電子數據(ju),經查證屬實可(ke)以作為行政執法案件(jian)的(de)(de)證據(ju)使用。
第二章 電子數據取證一般規定
第六條 本規定(ding)所稱的電子數據(ju)是(shi)指(zhi)與案(an)件(jian)相關,以(yi)數字化形式(shi)存儲(chu)、處理、傳輸,能夠證明案(an)件(jian)事(shi)實的信息。
電(dian)子數(shu)據包(bao)括(kuo)但不限(xian)于下列信息、電(dian)子文(wen)件:
(一(yi))文檔(dang)、圖(tu)片、音視頻等(deng)電(dian)子文件及(ji)其屬性(xing)信息;
(二(er))網(wang)頁、博客、論壇等網(wang)絡(luo)平臺發布(bu)的(de)信息;
(三)用戶(hu)注冊信(xin)息、身份認證信(xin)息、數字簽(qian)名等用戶(hu)身份信(xin)息;
(四)交易(yi)記(ji)(ji)(ji)錄(lu)、瀏覽記(ji)(ji)(ji)錄(lu)、操作記(ji)(ji)(ji)錄(lu)等用戶行為信(xin)息;
(五)源代碼、工具(ju)軟件、運(yun)行腳本等(deng)行為工具(ju)信(xin)息;
(六(liu))系(xi)(xi)統日(ri)志(zhi)、應(ying)用程序(xu)日(ri)志(zhi)、安全日(ri)志(zhi)等系(xi)(xi)統運行信息;
(七)在各(ge)類(lei)網(wang)絡應用服務中存儲的(de)與案(an)件相關的(de)信(xin)息文件等。
第七條 收集(ji)、提取電子數據(ju),根據(ju)案情需要(yao)可以依法(fa)采取以下一(yi)種或者幾種措施(shi)、方法(fa):
(一)查封、扣押或先行(xing)登記保存原始存儲介質(zhi);
(二)現場提取電子數據(ju);
(三(san))網絡在線(xian)提取電子(zi)數據;
(四)其(qi)他符合法(fa)律、法(fa)規(gui)、規(gui)章規(gui)定的措(cuo)施、方法(fa)。
第八條 現(xian)場收集、提取電子數據,應當由(you)兩名以上具備行(xing)政執法資格的人員進(jin)行(xing),必要(yao)時可(ke)以指派或(huo)者聘(pin)請有(you)專門知識的人員輔(fu)助執法人員收集、提取電子數據。
第九條 市場(chang)監督管(guan)理部門(men)可以利用(yong)互聯網(wang)信(xin)(xin)息(xi)系(xi)統或(huo)者(zhe)設(she)(she)備收(shou)(shou)集(ji)、固定(ding)電子數據。用(yong)來收(shou)(shou)集(ji)、固定(ding)電子數據的(de)互聯網(wang)信(xin)(xin)息(xi)系(xi)統或(huo)者(zhe)設(she)(she)備應當符合相關規定(ding),并記錄使用(yong)的(de)系(xi)統、設(she)(she)備、軟件的(de)名稱和版本號。
第十條 執(zhi)法(fa)人(ren)(ren)員(yuan)提取電(dian)(dian)子數(shu)據(ju)時(shi),應當制(zhi)作筆錄,由執(zhi)法(fa)人(ren)(ren)員(yuan)、電(dian)(dian)子數(shu)據(ju)持有人(ren)(ren)(提供人(ren)(ren))簽名(ming)或者蓋章(zhang)。電(dian)(dian)子數(shu)據(ju)持有人(ren)(ren)(提供人(ren)(ren))無法(fa)簽名(ming)、蓋章(zhang)或者拒絕簽名(ming)、蓋章(zhang)的,執(zhi)法(fa)人(ren)(ren)員(yuan)應當在筆錄中注明情況并(bing)采取錄音、錄像等方(fang)式記錄,必要時(shi)可(ke)以邀請(qing)見證人(ren)(ren)現場見證。
第十一條 具有下(xia)列情(qing)形(xing)之一的,執法人員可以采取打印、拍照(zhao)、截屏、錄(lu)屏或者錄(lu)像等方式固定相關電子數據:
(一)無法查封(feng)、扣押原始存(cun)儲介質并且無法提取電子數據的;
(二)存在電子數據自(zi)毀功能(neng)或裝置,需要及時(shi)固定相關(guan)證據的;
(三)需要現(xian)場展示(shi)、查看相關電子數據的;
(四)其他需要采取打印、拍(pai)照、截屏(ping)、錄屏(ping)或者錄像(xiang)等方式固定相關證據(ju)的情形。
第十二條 執(zhi)法人(ren)(ren)員采取(qu)打印(yin)、拍(pai)照、截屏(ping)、錄(lu)(lu)屏(ping)或者錄(lu)(lu)像等(deng)(deng)方(fang)式固定電(dian)子(zi)(zi)數據的(de),應當清晰反映電(dian)子(zi)(zi)數據的(de)內容,并在筆錄(lu)(lu)中注明(ming)采取(qu)打印(yin)、拍(pai)照、截屏(ping)、錄(lu)(lu)屏(ping)或者錄(lu)(lu)像等(deng)(deng)方(fang)式固定電(dian)子(zi)(zi)數據的(de)原因,電(dian)子(zi)(zi)數據存儲(chu)位置(zhi)、原始(shi)存儲(chu)介(jie)質特征和存放地(di)點等(deng)(deng)情(qing)況,由執(zhi)法人(ren)(ren)員、電(dian)子(zi)(zi)數據持(chi)有人(ren)(ren)(提(ti)供(gong)人(ren)(ren))簽(qian)(qian)名或者蓋章。電(dian)子(zi)(zi)數據持(chi)有人(ren)(ren)(提(ti)供(gong)人(ren)(ren))無法簽(qian)(qian)名、蓋章或者拒絕簽(qian)(qian)名、蓋章的(de),執(zhi)法人(ren)(ren)員應當在筆錄(lu)(lu)中注明(ming)情(qing)況,并采取(qu)錄(lu)(lu)音(yin)、錄(lu)(lu)像等(deng)(deng)方(fang)式記錄(lu)(lu),必要時(shi)可以邀請見證人(ren)(ren)現場(chang)見證。
第十三條 根據執法需要,市(shi)場(chang)監督管理(li)部門可以(yi)委托有資質的第(di)三(san)方電子(zi)(zi)數(shu)據鑒定機構進(jin)行(xing)鑒定,也可以(yi)委托公證(zheng)(zheng)機構對電子(zi)(zi)數(shu)據取證(zheng)(zheng)過(guo)程進(jin)行(xing)公證(zheng)(zheng)。
第三章 查封、扣押原始存儲介質
第十四條 在案件查辦過程中(zhong),發現(xian)與(yu)案情相關(guan)的(de)電子數據(ju),現(xian)場(chang)無(wu)法(fa)直接提(ti)取,應當依法(fa)查封、扣押(ya)原始(shi)(shi)存(cun)儲(chu)(chu)介質,對存(cun)儲(chu)(chu)介質做唯(wei)一性(xing)標(biao)識并制作筆錄,記錄原始(shi)(shi)存(cun)儲(chu)(chu)介質查封、扣押(ya)前后(hou)的(de)狀態。
第十五條 查封(feng)、扣押原始存儲(chu)介質(zhi),應當依(yi)照《中華人(ren)(ren)(ren)民(min)共和(he)(he)國行(xing)政強(qiang)制(zhi)法》規定(ding)的程(cheng)序進行(xing),并(bing)當場(chang)交付實施(shi)行(xing)政強(qiang)制(zhi)措施(shi)決(jue)定(ding)書和(he)(he)清單(dan),寫明原始存儲(chu)介質(zhi)名稱、編號、數量、規格(ge)型(xing)號及(ji)其來源(yuan)等(deng),由執法人(ren)(ren)(ren)員、持有人(ren)(ren)(ren)(提供人(ren)(ren)(ren))簽名或(huo)者蓋章。
第十六條 查(cha)封、扣押(ya)原始存(cun)儲(chu)介質(zhi)(zhi)時,對無(wu)法確(que)定原始存(cun)儲(chu)介質(zhi)(zhi)持有(you)人(ren)(ren)(ren)(提供人(ren)(ren)(ren)),原始存(cun)儲(chu)介質(zhi)(zhi)持有(you)人(ren)(ren)(ren)(提供人(ren)(ren)(ren))無(wu)法簽(qian)名、蓋章或者拒絕簽(qian)名、蓋章的(de),執法人(ren)(ren)(ren)員(yuan)應(ying)當在(zai)筆錄(lu)中注明情(qing)況(kuang),并采(cai)取(qu)錄(lu)音、錄(lu)像等方式記錄(lu),必要(yao)時可以邀(yao)請見(jian)證人(ren)(ren)(ren)現(xian)場(chang)見(jian)證。
第十七條 對查(cha)封、扣押的(de)原(yuan)始存儲介質(zhi),應當符合以下要求:
(一(yi))保證在不解(jie)除查(cha)封、扣押狀態(tai)的情況下(xia),無法使用或者啟(qi)動(dong)原(yuan)始存(cun)(cun)儲介質。必要時,具備數據信息存(cun)(cun)儲功能(neng)的電子設備和硬盤、存(cun)(cun)儲卡等內部存(cun)(cun)儲介質可(ke)以分(fen)別查(cha)封、扣押;
(二)查(cha)封(feng)、扣押前后應當拍(pai)攝被(bei)查(cha)封(feng)、扣押原始存儲介(jie)質的(de)(de)照片。照片應當反(fan)映原始存儲介(jie)質查(cha)封(feng)、扣押前后的(de)(de)狀況,清(qing)晰(xi)反(fan)映封(feng)口(kou)或者(zhe)張貼封(feng)條處的(de)(de)狀況;
(三)查封、扣押具(ju)有(you)無線通(tong)信功能的原始存儲介質,應(ying)當采取信號屏蔽、信號阻斷或者切(qie)斷電源等措(cuo)施;
(四)對原始存儲(chu)介質的(de)充(chong)電(dian)線、數(shu)據線或其(qi)他(ta)必要的(de)連接(jie)附屬品一起查(cha)封、扣押。
第十八條 查封、扣押(ya)原始存(cun)儲介質時,可以向(xiang)相關人員(yuan)了解、收(shou)集并(bing)在筆(bi)錄中注明以下情況(kuang):
(一)原始存儲介(jie)質及(ji)應用系(xi)統管(guan)理(li)情(qing)況,網絡(luo)拓(tuo)撲與系(xi)統架構情(qing)況,是否由多(duo)人使(shi)用及(ji)管(guan)理(li),使(shi)用及(ji)管(guan)理(li)人員的身(shen)份情(qing)況等;
(二)原始存(cun)儲介質及應用(yong)系(xi)統(tong)管理的用(yong)戶名、密碼情況;
(三(san))原始存儲介質的(de)數據備份情況(kuang)(kuang),有(you)無加密磁盤、容器(qi),有(you)無自毀功能,有(you)無其(qi)它移(yi)動存儲介質,是否進行過備份,備份數據的(de)存儲位置等情況(kuang)(kuang);
(四)其他相關(guan)的內容。
第四章 現場提取電子數據
第十九條 現場(chang)提(ti)取電子數(shu)據可以采取以下(xia)措施保護(hu)涉(she)案電子設備(bei):
(一)及(ji)時將涉案(an)人員(yuan)和(he)現場其他相(xiang)關人員(yuan)與電子設備(bei)分離(li);
(二(er))在(zai)未確定(ding)是否易(yi)丟失數據的情況下,不能(neng)關閉正在(zai)運行狀態的電子設備;
(三)對現場計(ji)算機(ji)信息(xi)系統可能被遠程控制的,應當及時采取信號屏蔽(bi)、信號阻斷、斷開網絡連(lian)接(jie)等措施;
(四)保護電源;
(五)有必要采取的其他保護措施。
第二十條 現場提取電子數據,應當(dang)遵(zun)守以下規定:
(一)不得將提取的數(shu)據存儲(chu)在原始存儲(chu)介質中(zhong);
(二)不得在目(mu)標(biao)系統中安(an)裝(zhuang)新的應用程(cheng)序。如果因為特殊原因,需要在目(mu)標(biao)系統中安(an)裝(zhuang)新的應用程(cheng)序的,應當在筆(bi)錄中記錄所安(an)裝(zhuang)的程(cheng)序及目(mu)的;
(三(san))應當在筆錄(lu)中(zhong)詳細、準確記(ji)錄(lu)實施的操作。
第二十一條 現場提取電子數據時,應當制作筆(bi)錄并(bing)列明以(yi)下內容:
(一(yi))原始存儲介(jie)質的(de)名稱(cheng)、存放地點(dian)、信號開(kai)閉狀況及是否采取強制措施;
(二)提取的(de)方法、過(guo)程,提取后電(dian)子數(shu)據(ju)的(de)存儲介質名稱;
(三)提取電子數據的名稱、類別(bie)、文件(jian)格式(shi);
(四)與案件相關的電子(zi)數據(ju)證據(ju)的完(wan)整性(xing)校(xiao)驗值;
(五)其他應當(dang)列明的事項。
第二十二條 對提取的(de)電子數據可以進行數據壓縮,并在(zai)筆錄中注(zhu)明相應的(de)方(fang)法和壓縮后文(wen)件(jian)的(de)完整(zheng)性校驗值。
第二十三條 在(zai)電(dian)子數(shu)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(nan)以取得的情況下,可以依法(fa)先(xian)行登記保(bao)(bao)存原(yuan)始(shi)存儲介質,并在(zai)七個工作日內(nei)及時作出處(chu)理決定(ding)。先(xian)行登記保(bao)(bao)存期間,當事人或者有(you)關人員不得轉移、變賣、毀損存儲介質,不得刪除、修改電(dian)子數(shu)據。
第五章 網絡在線提取電子數據
第二十四條 對公開(kai)發布的(de)電子數(shu)據、境內遠程(cheng)計算(suan)機信息系統上的(de)電子數(shu)據,可以通(tong)過網絡在線提取。
對網絡違法行(xing)為的(de)技術監測記錄資料,可以作為實施行(xing)政執法的(de)電子數據證據。
第二十五條 實施(shi)在線(xian)電子(zi)數(shu)據(ju)(ju)取(qu)(qu)(qu)證(zheng)前,應(ying)對用(yong)來(lai)提(ti)(ti)取(qu)(qu)(qu)電子(zi)數(shu)據(ju)(ju)的(de)(de)計算機系(xi)統、設備的(de)(de)硬件、軟件環(huan)境進行檢測,確保完(wan)整(zheng)、可靠,處于正常(chang)可運(yun)行狀態。執法人員在提(ti)(ti)取(qu)(qu)(qu)電子(zi)數(shu)據(ju)(ju)過程(cheng)中,對可能無(wu)法重復(fu)提(ti)(ti)取(qu)(qu)(qu)及無(wu)法復(fu)現的(de)(de)情形,應(ying)當全程(cheng)錄屏(ping)。
第二十六條 在線收(shou)集、固定(ding)電(dian)(dian)子(zi)數(shu)據時(shi),可(ke)以通過(guo)電(dian)(dian)子(zi)簽(qian)名、可(ke)信時(shi)間戳、哈希值校(xiao)驗(yan)、區塊鏈等(deng)證(zheng)據收(shou)集、固定(ding)和防篡改的(de)技術手段或者(zhe)通過(guo)電(dian)(dian)子(zi)取(qu)證(zheng)存證(zheng)平臺(tai)獲取(qu)。必要時(shi)可(ke)以提取(qu)有關電(dian)(dian)子(zi)簽(qian)名認證(zheng)證(zheng)書(shu)、數(shu)字(zi)簽(qian)名、注冊(ce)信息等(deng)關聯性信息。
第二十七條 網絡在線提(ti)取時應當制作(zuo)筆錄(lu)或證據報告,并采用(yong)截屏、錄(lu)屏、錄(lu)像等其中一種或幾種方式(shi)記錄(lu)以(yi)下信息(xi):
(一)遠程計算(suan)機信息系統(tong)的訪(fang)問方式;
(二)提取(qu)的日期和時間;
(三)提取使用的(de)工(gong)具(ju)和方法;
(四)電子數(shu)據(ju)的網絡地址、存儲路(lu)徑或者數(shu)據(ju)提(ti)取時的進入(ru)步驟等;
(五(wu))計算(suan)完(wan)整性校驗值的過程和結果(guo);
(六(liu))其(qi)他依法應當記(ji)錄的信(xin)息。
第六章 電子數據的檢查分析
第二十八條 對(dui)查(cha)(cha)封、扣(kou)押、先行登記(ji)保存的(de)原(yuan)始存儲介質(zhi)或者提取的(de)電(dian)子數據(ju),需要進一步發現和提取與案件相關的(de)線(xian)索和證據(ju)的(de),可以進行電(dian)子數據(ju)檢(jian)(jian)(jian)查(cha)(cha)分析并(bing)制作筆錄(lu)(lu),記(ji)錄(lu)(lu)檢(jian)(jian)(jian)查(cha)(cha)分析基(ji)本情況、檢(jian)(jian)(jian)查(cha)(cha)過程和檢(jian)(jian)(jian)查(cha)(cha)結果等內容。
第二十九條 電子數(shu)據的(de)檢查分析,應當由兩(liang)名(ming)以上執法人員進(jin)行(xing)。必要時可以指派或者聘請有專業技術知識的(de)人員參加。
第三十條 檢查分(fen)析(xi)電子數據應當遵循以下要求:
(一)通過安(an)全的(de)寫保護(hu)設備(bei)(bei)接入到(dao)涉案檢(jian)(jian)查設備(bei)(bei)進(jin)行檢(jian)(jian)查,或者先制(zhi)作電子數據備(bei)(bei)份,再對備(bei)(bei)份進(jin)行檢(jian)(jian)查,無(wu)法使用寫保護(hu)設備(bei)(bei)且無(wu)法制(zhi)作備(bei)(bei)份的(de),應當注明原因,并全程(cheng)錄像;
(二(er))檢查前應(ying)對原始存儲介質及(ji)其封口或者封條處的(de)保護(hu)措施(shi)進行核(he)對,有必要(yao)的(de)應(ying)在檢查后及(ji)時恢復保護(hu)措施(shi),并通過拍(pai)照、錄像(xiang)等(deng)方式(shi)記錄核(he)對過程;
(三)檢查(cha)具有無線通信(xin)功(gong)能的電(dian)子設(she)備,應當采(cai)取信(xin)號屏蔽、信(xin)號阻(zu)斷或(huo)者切斷電(dian)源等措施保護電(dian)子數據的完整性。
第七章 電子數據證據的存儲
第三十一條 電子數(shu)據(ju)證據(ju)存儲應當依(yi)據(ju)《中(zhong)華人(ren)(ren)民共和國(guo)保守國(guo)家秘密法》《中(zhong)華人(ren)(ren)民共和國(guo)數(shu)據(ju)安全法》等法律法規規定(ding),實施安全與保密管理。
第三十二條 電子數據(ju)證(zheng)據(ju)存(cun)儲(chu)可(ke)以采用介質存(cun)儲(chu)、區(qu)塊(kuai)鏈(lian)、云存(cun)儲(chu)等方式。
為(wei)防(fang)止電(dian)子數據(ju)(ju)證(zheng)據(ju)(ju)丟失,可以將其備份存儲。
第三十三條 行政處罰案(an)件結案(an)后,應當(dang)將電子數(shu)據證據按照(zhao)檔(dang)案(an)管理的有關規(gui)定立卷歸檔(dang)。
第八章 附 則
第三十四條 本規(gui)定中下列用(yong)語(yu)的含義(yi):
(一)存(cun)儲(chu)(chu)介質,是(shi)指(zhi)具備電子(zi)數據存(cun)儲(chu)(chu)功能的(de)硬盤、光盤、優盤、記憶棒、存(cun)儲(chu)(chu)卡、存(cun)儲(chu)(chu)芯片等載體或設備。
(二)完整(zheng)性校驗(yan)值,是指為防止電(dian)子數(shu)據(ju)(ju)被篡(cuan)改或者破壞,使(shi)用散列算法等特定算法對電(dian)子數(shu)據(ju)(ju)進(jin)行計(ji)算,得出的用于校驗(yan)數(shu)據(ju)(ju)完整(zheng)性的數(shu)據(ju)(ju)值。
(三)數字(zi)簽名,是指利(li)用特定算(suan)法對電(dian)子(zi)數據進行計算(suan),得出的用于(yu)驗證電(dian)子(zi)數據來源和完整性(xing)的數據值。
(四)數字(zi)證書,是指包含數字(zi)簽名并對電子(zi)數據(ju)來源、完整(zheng)性進(jin)行認證的電子(zi)文(wen)件。
第三十五條 市場監(jian)督管理部(bu)門及其執法人員在(zai)監(jian)督檢查過程(cheng)中的電子數據取證可以參照本規定執行。
第三十六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(zhi)日起施行(xi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