構建校園可信應用服務體系 助力高校數字化轉型
近日(ri),山東省教(jiao)育(yu)技術與裝備(bei)協會(hui)教(jiao)育(yu)信息化分會(hui)2023年年會(hui)暨學術研討會(hui)在山東財經(jing)大學成功舉辦。會(hui)議圍繞“推(tui)進(jin)教育數字化轉型,賦能高(gao)效高(gao)質量發展”主題,邀(yao)請政府部門、科技(ji)界、產業界、教育界的專家學者(zhe)以及相關高(gao)校(xiao)負責人近400人齊聚盛(sheng)會(hui),共同探討校(xiao)園(yuan)數字化轉型和建設(she)思路(lu),分享優秀實踐成果。
在“數字賦能(neng)學校(xiao)治理(li)”分(fen)論(lun)壇上,山東CA教育事業(ye)部總經理(li)魏政分(fen)享了(le)“校(xiao)園(yuan)可(ke)信應(ying)用服(fu)務體系”建設(she)方案和應(ying)用成果。
近年來,國家大力發展數字校園建設,教育信息化已從單一教學領域擴展到以校園為主題的涵蓋教學、辦公、生活的一體化管理和服務體系。如何確保網上身份、行為和數據的安全可信,成為關乎校園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廣大師生切身利益的重要課題。山東CA在深入調研和系統梳(shu)理(li)的基礎上,圍(wei)繞可信身份、可信行為、可信憑(ping)證、可信溯源四(si)項(xiang)重點目標,為高校提供定制化校園可信應用(yong)建設方案。
校園可信應用建設方案,采用SM2/SM3等(deng)(deng)先(xian)進國(guo)密(mi)算(suan)法和成熟(shu)的PKI/CA技術體系,可有(you)序推動(dong)數(shu)據(ju)中心、信息(xi)(xi)系統(tong)和辦(ban)公終端的國(guo)產化改(gai)造,并為高校信息(xi)(xi)系統(tong)平臺提(ti)供可信身份(fen)認證、數(shu)字簽名、電子(zi)簽章、數(shu)據(ju)加解(jie)密(mi)等(deng)(deng)全(quan)方位服務(wu),進一步推動(dong)終端多因子(zi)認證,強化密(mi)碼在(zai)數(shu)字校園各類系統(tong)的應用(yong)。
方案采用微服務化架構和本地化部署模式,搭建基于校園網用戶、互聯網用戶和可信服務提供商三方交互的互聯網拓撲結構,運行穩定,配置靈活,易于維護,擴展性強。基于“一個平臺、四大系(xi)統”,提(ti)供(gong)可(ke)信(xin)(xin)(xin)(xin)身(shen)份(fen)服(fu)(fu)務(wu)、可(ke)信(xin)(xin)(xin)(xin)簽署服(fu)(fu)務(wu)、可(ke)信(xin)(xin)(xin)(xin)憑證(zheng)服(fu)(fu)務(wu)、防偽驗證(zheng)服(fu)(fu)務(wu)、數據安全(quan)服(fu)(fu)務(wu)和數據看(kan)板(ban)服(fu)(fu)務(wu),為高(gao)校(xiao)構建可(ke)信(xin)(xin)(xin)(xin)應(ying)用服(fu)(fu)務(wu)體(ti)系(xi)。滿足高(gao)校(xiao)統籌(chou)規劃基(ji)礎(chu)設(she)(she)施建設(she)(she)、統一可(ke)信(xin)(xin)(xin)(xin)身(shen)份(fen)管理、集中(zhong)提(ti)供(gong)電(dian)子(zi)憑證(zheng)、無紙化辦理等諸多可(ke)信(xin)(xin)(xin)(xin)化校(xiao)園建設(she)(she)需求。
該方案已在山東省教育廳電子報到證、山東大學招標采購系統、山東師范大學可信應用平臺等教育數字化系統建設中成功應用,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提供了基礎性安全保障。
目前,校園可信應用主要服務在校師生,未來將不斷創新應用領域,繼續推進可信應用向校外輻射和擴展,為進一步構建智慧校園,促進教育數字化工作高質量發展夯實可信之基。